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新材料产业是工业制造和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国家政策和下游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新材料产业产值实现快速地增长,2023年总产值达到7.6万亿元。为助力新材料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广州税务部门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以精准的政策落实和精细的服务举措,为新材料产业高水平发展增添“税动能”。
从太阳能转电能的光伏逆变器,到智慧城市LED路灯的驱动电源,再到问界、比亚迪等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锂离子电池……这些大范围的应用于光伏、新能源、高端电子等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产品,都需要有稳固、可靠、环保的材料黏合,而这正是广州回天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天新材料”)的发力之处。
“随着胶粘剂的慢慢的提升发展,各行各业对胶粘剂的使用也慢慢变得多,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应用更广泛。”企业财务负责人吴磊向税务人员介绍,“例如,这款硫化硅橡胶用于电子元器件的灌封,能够更好的起到防潮、防尘、防腐蚀和防震的作用,是我们公司的主打产品之一。”
作为国内胶粘剂材料行业的领先企业,回天新材料的发展历史充满创新与突破。早在2001年,企业凭借自主研发的第一支国产光伏专用单组份密封胶及背板胶,敲开了国产光伏硅胶和背板新材料领域的大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跟随到引领的巨大跨越,成功打破跨国企业的高价垄断。现如今,回天新材料拥有185项发明专利,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等称号。
硕果累累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企业坚持不懈的研发创新。为助力企业走稳研发创新之路,广州税务部门多次组织税务助企团,主动上门开展辅导服务,帮企业梳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实现“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转变,以精准的税费政策红利帮助企业。
“今年以来,我们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税费减免超3500万元。有了政策的全力支持,企业攻坚克难的劲头更足了!我们计划开发更环保、更安全的胶粘剂,推广应用到更多领域,为绿色发展贡献企业自身的一份力!”吴磊满怀自信地表示。
在广东思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柏科技”)的生产车间里,数十台全自动高速对绞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伴随着有节奏的机器运转声,一件件通信线缆成品快速成型。“自从升级改良产线的瓶颈工艺后,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15%,产能是国内同类设备产线倍。”面对智能化车间一片忙碌景象,站在一旁的企业负责人陈伟旭感慨道。
作为全省唯一一家三大运营商通讯线缆的供应商,思柏科技顺应时代潮流,近三年投入超6000万元升级生产工艺,先后研发出通信线缆七类线G网络的无线通信小基站用光电复合缆等产品,在国内通信线%,远销俄罗斯、美国、英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思柏科技既注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更致力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共同进步。作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暨全国通信标准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思柏科技参与制定了多项通信行业国家标准,推动通信行业标准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企业向“新”发展,税惠政策加力支持。据了解,今年以来,企业已累计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等税惠政策超560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全力研发通信线缆供应链数据防伪认证和安全追溯技术,为构建更加智能、安全的通信行业贡献力量!”陈伟旭表示。
广东东方雨虹建筑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雨虹”)是一家专注防水卷材、涂料等建筑材料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家鼓励新材料产业创新升级的政策推动下,东方雨虹凭借先进的技术和高效的产能,迅速成为建筑建材行业内的龙头企业。
走进东方雨虹的智能工厂,生产线上一捆捆防水卷材一下线便被智能机器人抓取,进行装车送货。企业负责人沈达华向税务人员介绍:“现在我们所在的生产基地是全亚洲建筑防水行业最大的生产研发基地,也是东方雨虹集团首个智能化、数字化的工厂,主要生产特种砂浆、水性涂料、高分子改性卷材等绿色建筑建材。”
据介绍,该生产基地以公司全业务板块为支撑,综合布局公司旗下绿色建筑建材产品生产线,形成绿色环保的建筑建材产品标杆园区及展示中心,吸引众多产业上下游及相关产业聚集,产生绿色建筑建材产业链的集聚效应。
经济发展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端是重要支撑点。为助力产业链主企业发挥带动作用,广州税务部门推出“一企一档一策”服务,开展税费难题个性化辅导,为企业激发创新智造能力注入“税动能”。
“今年以来,我们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免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超4180万元。”沈达华说,“‘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到科学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中,助力我们在产业链优化升级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我们将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支持政策,为公司可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为新材料产业在创新驱动下实现焕新与跃升增添动能!”广州税务部门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李江月)
国家统计局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我们种植的是‘捷麦19’‘沧麦6002’,最高亩产已超过300公斤。”后仙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刘玉锁说,“‘春天白茫茫,夏天雨汪汪,十年九不收,糠菜半年粮。’这首民谣道尽了我们过去在盐碱地里种粮的艰难。如今,科技引领让‘盐碱滩’蝶变‘米粮川’。”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为36130亿元,同比增长8.3%。我国支持科学技术创新的政策体系逐渐完备,多元化投入格局加快构建,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慢慢地加强,为研发经费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禁食或运动期间,免疫细胞(红色)迁移至胰腺并刺激产生胰高血糖素的细胞(橙色)来调节血糖,其中细胞核以蓝色显示。这表明免疫细胞不仅是抵御威胁的“战士”,还能像应急响应人员一样,在必要时介入确保机体的能量供给。
1月14日,上海豫园灯会蛇年吉祥灯笼成网红文创伴手礼,其可爱的造型吸引众多游客购买。在十二生肖中,很少有谁拥有同蛇一样复杂的象征意味,兼具毁誉参半的双重文化色彩。秦汉以后,我们祖先对蛇的热情也并未减少,但属于蛇的正面形象的意蕴更多地被投射到龙身上。
冰岛基因解码公司科学家完成了一项重要研究。他们绘制了一份人类基因组完整改组图谱,即详尽的人类DNA在生殖过程中混合方式的地图。
考古人员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的李家岗遗址,发现彭头山文化时期“古稻田”遗迹,这将长江中游早期稻田的出现时间提早到距今8000多年。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上发布2024年全球海温变化研究报告:2024年全球海表平均温度、海洋上层2000米热含量再一次达到了人类有观测记录以来的最高值。
日前,新疆农业大学科研人员李德强所在的开发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可注射水凝胶,并将其用于抗癌药物的负载,可明显降低药物副作用。
呼吁更多的人转变观念,认识到从“能用”到“多用”再到“好用”的国内装备自主可控,对于面临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意义重大。
记者21日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获悉,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7919万吨,比上年增长4.3%。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达1364万吨、4400万吨,同比增长4.1%、4.6%。
《自然·医学》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一种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系统能通过精准侦测和解码瘫痪患者的神经元活动,转为“手指动作”,使其可在电子游戏中自如驾驶虚拟四轴飞行器。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李健带领团队开展的一项研究之后发现,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正在成为许多“打工人”的睡眠质量“隐形杀手”。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林容周团队与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软电子制造方法——粒子吞噬打印。
复杂的人体系统内,细胞活动时时刻刻都在进行:运输氧气、吞噬细菌、传递神经信号……要想保证这些细胞各司其职、井然有序,离不开一位特殊的“指挥官”——非编码小RNA(核糖核酸)。
日前,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养老科技和信息化发展应用”“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制应用”。
经过数月的延迟,寒冷的拉尼娜气候模式终于出现在热带太平洋东部。虽然它降低了全球平均气温,但也增加了部分地区出现干旱和强降雨的风险。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江左其杲及其所在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欣海及国外合作者,从欧亚大陆别的地方的大量豹属化石记录中识别出了稀有的雪豹化石记录,从而揭示了雪豹特殊的演化之路。相关论文近日发表于《科学进展》。
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天文学家团队使用大型双筒望远镜干涉仪,在红外波段捕捉到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活动星系核(AGN)图像,并将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20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位于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装置取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